您的位置:首页 >头条 >

数字化治理:百年街区的新“活力密码”

2023-07-31 06:11:29    来源:解放日报

黄浦区南昌路,时尚范与烟火气兼具,特色咖啡店与潮流小店沿街而立,背后红砖褐瓦的里弄中居住着寻常人家。业态多元、建筑风格多样、商居融合……成就了南昌路独特的风貌与韵味,但由此也产生诸多了治理难题:商业街区人流量大,街面管理难;大量老旧房屋不成套,居住情况复杂;历史保护建筑、文物保护建筑多,保留、保护任务重;居民老龄化比例高,对社区服务精准化要求高……

南昌路治理是瑞金二路街道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瑞金二路街道以房屋、人口、法人为数字化治理底座,精准分类治理标签,构建了“以房管人”的数字化治理新模式,努力破解市中心历史风貌街区治理中遇到的难题。

精准服务居民群众


【资料图】

住在长乐村的独居老人张阿姨突发急病,锦江居民区社工丁乐妍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等待救护车前来的空当,小丁又将电话打给了张阿姨的女儿,但电话没有接通。小丁赶紧打开了手机中的“黄浦瑞金” App,通过其中的“以房管人”应用打开了包含张阿姨信息的页面,找到了张阿姨女婿的电话,顺利联系到对方。在小丁陪同张阿姨到达医院后,张阿姨的家属也赶到了医院。张阿姨看到家属后,原来担忧的情绪明显缓和了。小丁使用的“以房管人”应用,是瑞金二路街道数字化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人员的变动,房屋是固定的,因此我们以房屋为框架,积累了房屋、人口、法人等三大数据库,作为数字化治理的底座,形成社区治理类标签286个,累积数据总量350余万条,为社区干部服务居民提供了精准、好用的信息数据。”街道办事处主任姚炜介绍。

“这个应用能帮助我们快速找到与居民相关的信息。”小丁告诉记者,居委干部与社工是以“包块”的方式对社区居民进行服务。以往碰到类似张阿姨这样的情况,如果是平时与张阿姨联系比较多的居委干部或社工,手机中可能会存有张阿姨家属的联系方式;但如果不是“包块”的居委干部或社工,肯定要打电话到居委会,请其他同事帮忙查找。这样一来,可能会耽误一些时间。

不久前,瑞成居民区社工小潘也通过“以房管人”为90多岁的独居老人龚阿婆送上了精准服务。在一次走访中,细心的小潘发现龚阿婆的精神状态不太好,询问后得知:阿婆家楼下前几天住进了几位租客。租客每天回家比较晚,动静比较大。老房子本来隔音就较差,已睡着的阿婆经常被吵醒。小潘当天来到楼下,发现租客还没有回家,他通过询问邻居等得知,房屋内的租客人数存在超标的情况。小潘很快在“以房管人”应用上找到了房东的联系方式,约好第二天一起到租客处当面沟通。第二天一早,小潘与房东一起上门。他告知房东,租客人数超标,需要清退部分租客,并向租客发放了居住告知书,希望留下的租客能够尽量减少噪音。房东、租客都表示了愿意配合。龚阿婆很开心,她说:“没有想到,如此让人头疼的事情,这么快就解决了!”

社区矛盾被提前“感知”

在“以房管人”数字化系统基础上,瑞金二路街道结合治理难题,开发出很多应用场景。如,“装修全流程”应用场景,很多居委干部与社工都觉得“好用”。

一天,南昌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成酉杰从“以房管人”应用中的“装修全流程”模块中,接到了一个信息:辖区内的某户居民家中正在进行装修。这其实是一个“装修报备”的提醒。当天,社区干部与物业工作人员都接到了这条信息。小成与物业工作人员随后每三天都到这户居民家巡检。

“过去,在居民装修过程中,如果产生了大件垃圾滞留、房屋结构破坏等问题,可能要等到问题显现后,才能被社区干部或者物业知道。待这个问题被社区干部等传达至对应部门进行处理时,又需要一个过程。通过‘装修全流程’模块,我们将矛盾问题的处置环节向源头前移,把问题解决在‘破土萌芽’时。”姚炜说。

“装修全流程”应用场景上线后,瑞金二路街道辖区内的违法搭建情况也明显减少了。“我们这里老房子多,空间相对局促,一些居民在装修时可能会进行一些违法搭建,造成了一定安全隐患,也影响到其他人对公共部位的使用。我们通过‘装修全流程’系统,得知有居民家在装修,会先期介入,向居民讲清楚不能随意搭设,也通过定期走访,监督居民规范装修,减少了居民搭建完后再拆除造成的损失。”成酉杰说。

在“以房管人”数字化系统基础上,配合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帮助社区解决了一些过去需要大量人力才能解决的治理难题。

对瑞金二路街道来说,老房子的防火安全是重中之重。整个街道的老旧房屋成套率竟然不足三成,很多居民还在与多户邻居合用厨房。“历年来,里弄房子里的公共厨房是重点安全防范部位,也是我们社区的治理难点之一。”

街道为辖区内所有的公共厨房都安装了“烟雾报警器”,可以联通街道城运中心、物业公司和居委会。一旦报警,城运中心和居委会将会通过系统收到提醒,安排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近上门查看。不久前,在一处里弄房屋,一位正在烧饭的爷叔接到一个电话后匆忙出门,忘记关闭正在使用的燃气灶。几分钟后,烟雾报警器发出提醒。此时,物业公司监控室内的工作人员从“以房管人”数字化系统中收到了报警提示。很快,正在小区巡逻的保安小张被派到这户人家查看。一团烟雾从厨房冒出,小张赶紧关闭了燃气灶。仅去年一年,街道、物业公司、居委会等共接到1.1万余次有效报警,避免了多次因燃气使用不当可能引起的火情。

瑞金二路街道历史保护建筑多、文物保护建筑多,为防止这些“老宝贝”被破坏,街道在一些重点保护建筑上安装了“三轴倾斜房屋震动”装置,一旦房屋因装修等发生细微变化,装置可以感应到,将信息发送到“以房管人”系统中提醒,居委干部与相关执法人员将上门查看,及时制止破坏行为。

城区治理实现高效处置

这天上午7时,一辆无人飞机在瑞金二路街道上空巡查。10分钟后,它发现了街面上的一堆建筑垃圾。

环境优雅的街面上,突然冒出一堆垃圾,这是常见的街头治理场景。传统的做法是,街面巡查人员赶紧上报相关部门,走一圈流程后,由专业清运公司派车将建筑垃圾清运走。整个过程可能要半天时间。而且这堆建筑垃圾到底从哪里来?“很难溯源。”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找不到源头,往往意味着后续还会有类似情况发生。

通过“以房管人”数字化系统,瑞金二路街道探索了对此类街面问题快速处置以及溯源的方法,减少了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无人机立即将画面通过系统传回街道城运中心指挥站。指挥站工作人员通知最近的巡街人员到现场查看。5分钟后,这名巡查人员就赶到了现场,在现场询问后,他追溯到建筑垃圾来自紧邻的一个小区。他通过城运中心指挥站将信息反馈给小区居委干部。居委干部比较熟悉小区的情况,很快就定位到哪户人家最近正在装修,并第一时间查询了户主信息,与户主进行了电话联系。与此同时,专业清运公司得到了街道城运中心指挥站的通知,已调运了一部车辆赶往街面现场。不一会儿,居委干部、城管、物业工作人员,与赶来的户主到达现场,户主确认了是自己家的装修工人违规在街面倾倒建筑垃圾,并承认了错误。

20分钟后,清运车辆清运走了街面垃圾。此时,从发现建筑垃圾到完成清运,只用了一个小时。上午9时,户主出现在街道相关部门办公室,补填了装修登记表。随后,街道工作人员将户主的装修信息录入“以房管人”系统中,物业工作人员与居委干部接下来将每三天上门一次,查看这户人家的装修操作是否规范。

为社区干部减负增能

今年以来,“以房管人”数字化系统又升级了,开发出为社区干部减负的应用场景。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说的就是社区干部的日常工作。街道调研与梳理了基层工作流程,发现两大类事项最为牵扯社区干部的精力:一是各种碎片化的服务场景,比如找人、查资料,很多工作机械且低效;二是填报各类表格,冗余且重复。

针对痛点、难点,街道以数字化治理破题。一方面,在“以房管人”数字化系统中打造了能自动实现查询的“搜索引擎器”,在手机App和电脑端,社区干部只要输入服务居民的部分信息,就能快速查询到这位居民的基本情况,了解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全部历史信息以及相关联的房屋信息、同住人信息,实现对服务对象的“全景扫描”。另一方面,街道为社区干部打造了一个“填报助理”,通过勾勾选选,可以生成各类复合工作信息表单,基本可以满足社区各类工作的填写报表需要。

“我们居民区最近举行小区业委会改选。由于小区房屋属性多样、住户多、房屋不规整,梳理居民情况的工作量很大。”思南居民区居委干部李桦敏说,如果手动配合电脑通用程序整理,可能要三四天,但用了“以房管人”应用系统后,选择所属地址,即可一键导出所需的居民情况表,只要几分钟就能完成。

街道还打通了街道职能部门与居委会之间的数据通道,街道职能部门如果需要查找某个方面的数据,可以在“以房管人”应用中的相应模块中进行勾选生成数据、下载打印,不用再找居委干部要数据报表了。

数字化治理的底座是数据,精准服务居民的数据是靠社区干部走出来的。不久前,黄浦区启动了面向全区的“大走访”,3000多名街道居委干部走访居民,实现了全覆盖。在瑞金二路街道,截至6月底,街道居委干部等共走访了16459户居民、767家楼宇企业、1119个沿街店铺,更新各类数据8万多条。“‘大走访’让我们积累了更多一线数据,对现有数据进行了更新与补充,更加夯实了人口基础信息。”姚炜说。走访的目的是更好地了解居民需求、解决民生问题。下一步,街道将结合“以房管人”数字化系统,更精准快速地做好对居民的服务工作。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