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头条 >

广州越秀区推动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走在全国前列

2022-09-20 14:12:25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开展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举措。广州市越秀区作为首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51个试点区域之一,紧抓试点契机,立足禀赋优势,下足绣花功夫,以梳理事项清单、构建标准体系、破解民生难题、加强平台赋能、形成服务闭环为着力点,推动多方精准对接,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进程,有效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2021年,越秀区作为全国五个代表试点单位之一,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作了经验分享。

2022年8月份,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一行深入广州市采访了解到,广州以“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将人民放在心中,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试点走在全国前列,在教育、医疗、政务、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制度创新,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教育公平惠及城乡“一元钱看病”为村民减负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在广州天河区,只要居住满一年并缴纳社保,子女就能申请上公办学校。广州市教育局主任科员鞠研娜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我们通过保障性入学和积分制入学方式解决广州随迁子女入学问题。2021学年,广州市区财政投入超过7亿元补贴民办学校,随迁子女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和民办学位的比例已达到85%。”

“广州每个区都建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实施学前至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政策、营养午餐补助政策。”广州市教育局主任科员黄俊辉对本报记者表示,2022年-2024年,广州市计划增加公办中小学学位约20万个,其中涉农地区占80.6%,推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

医疗保障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制度安排。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副处长曾苏亚对本报记者表示,广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向全民提供,布局“一主一副五分网络化”医疗服务空间,引导医疗资源向城市薄弱地区延伸。2016年-2021年,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从3806个上升至5814个,床位数从8.8万张上升至10.7万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从13.8万人上升至18.8万人,人均医疗资源稳居全国前列。广州还建立了覆盖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服务,有1722个家庭医生团队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

“目前广州有院士项目工程,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高质量服务。”广州市市民张斌对本报记者表示。

“一元钱看病”是广州在涉农地区的制度创新,按照“先医保报销+后财政补助”的方式,保障村民就近看病。截至今年5月份,实施“一元钱看病”的村卫生站覆盖率达95.74%,享受“一元钱看病”诊疗服务的村民累计达116.1万人次,为农民直接减负3514.9万元。目前,该举措已在白云、黄埔、花都、南沙、从化、增城等涉农地区全面推广。

市民调查显示,广州的政务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等11项公共服务的便民度得分近年来稳步提升。

政务文化服务改革百姓幸福感明显提升作为国内最早推动行政审批改革的地区之一,自2015年开始,广州就实施“一窗”政务服务改革。近两年,又推出不见面审批、云上办等改革措施,将用水、用电、燃气、地铁、有线电视等市政公用企业事项纳入集成服务。

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调研员崔烨对本报记者表示,广州市政务服务大厅可办理50个部门1972个政务服务事项,“一门”率达到100%,实现网上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穗好办”APP汇聚2800多个事项,覆盖社保、公积金、户政、教育、医疗、交通、不动产等市民的身边事和常见事。

广州市民李清表示,“穗好办”APP非常好用,他家孩子出生后,户口出生登记、医保参保登记、社保卡申领联办,实现了新生儿父母办证“零跑动”。

与国内其他大城市一样,广州也有城中村。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宣传教育处副处长冯明明告诉本报记者,为了推动城市环境改善,全市将镇全域治理试点工作纳入重点工作。以管道燃气为例,推进“送气下乡”,近年来让4万户城中村住户用上了管道燃气,还为老旧小区加装燃气设施。

共同富裕要让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截至2021年底,广州常住人口约1881万,其中近900万为非户籍人口。如何让新广州人这个庞大的群体在广州没有隔离感和排斥感?文化是重要的纽带。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共服务处处长李怀恩对本报记者表示,广州以“基层文化创新”为目标,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与社会治理融合试点,促进形成基于文化认同的社区共同体,探索“以文惠民”“以文兴旅”“以文化人”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在黄埔区龙湖街,广州通过文化活动促进社区凝聚,增强基层治理的内生力量。在番禺区穗石村,这个村因广州大学城建设和拆迁有积怨,广州就以美育“破冰”,通过针对孩子们的公益美育活动,增强村民对大学城建设的认同感与获得感。

文化场所彰显着一座城市的人文底蕴。截至2022年6月底,广州建成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点1826个,文化馆(站)215个,社区(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767个,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达100%,博物馆有72家。今年下半年和明年3月份,广州市文化馆新馆、广州粤剧院、广州美术馆等体现城市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文化设施将相继投入使用。

广州市民张毅告诉记者,“羊城之夏”市民文化季、“粤韵广州塔名家周末大舞台”、“一区一品”岭南民俗节庆都受到大家的喜爱,文化活动让生活更美好。

实施“穗农强链”

让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2021年,广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33元,同比增长10.4%,连续14年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8.9%)。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调研员张立耀对记者表示,广州实施“穗农强链”行动,加快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和广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带动周边农户增收。为促进充分就业,推出“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羊城行动,领到证的“师傅”和“阿姨”们工资待遇都有保障。

广州乡村旅游也迅速发展,已有莲麻村、南平村、西和村、大岭村四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广州市民李源表示,“周末常常和朋友去郊区踏青,广州物价水平不高,压力不大,生活很舒适。”

广州市民陈海佳对本报记者表示,共同富裕就是要营造鼓励干事创业、勤劳致富、机会平等、人人奋斗、创先争优的良好社会氛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对本报记者表示,公平感是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广州从增强人民群众的公平感出发,在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作出了不少有益探索,值得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基层治理 营商环境 社区服务 城市更新

相关阅读